我一直公开主张尽快放开对汽车合资企业50%对50%的股比限制,招来一片反对之声。其中不乏当年一路走来的老朋友,他们似乎真的担心:放开股比底线,收拢保护伞,中国汽车将被跨国公司所吞噬。然而我以为,对于“股比限制”这类制定于20年前的汽车保护措施,早该冲破。
在2017上海国际车展,我在和跨国集团、合资企业高层交流的时候,都建议他们去吉利的新品牌LYNK & CO的展台上看一看。 胆识、智慧,实力、眼光,是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必备本事。
“斯柯达今后推出的每一款新车,都将是细分市场同级车型中最顶尖的。” 2016年11月15日,在西班牙马洛卡岛SUV科迪亚克试驾会上,斯柯达新任总裁梅博纳先生宣布。
我最早一次去英国克鲁郡的宾利工厂,是2001年9月。那时,大众集团刚刚收购了这款英国王室指定品牌。没想到后来多次再来克鲁。眼看个超豪华品牌从当初的亏损走向一片欣欣向荣。
不久前,采访特斯拉全球总裁乔恩·麦克尼尔。当时,他刚刚在中国发展论坛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会见。我们之前也做过交流,采访中我请他谈谈特斯拉在“自动辅助驾驶”和“共享经济”方面的新发展。
在中国,几乎所有汽车大公司都在宣称,“我们不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出行服务商”。 出行服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与传统汽车结合的最新接点,新创公司、汽车公司和投资公司从不同方向扑向这块新大陆。
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成为当下的热门词汇,尤其各大城市的街头,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摩拜和OFO,一夜之间给这个炫目的概念作了一个全民科普。 早在2011年,知豆创始人鲍文光来找我,我对他专注研发小微电动车非常赞赏,彼此成为知己。
2016年11月,伦敦,萨奇艺术馆。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一辆IT企业制造出来的实车——蔚来EP9。颠覆了我对IT造车等同忽悠的思维定式。
上汽乘用车的荣威RX5,时下成了“网红”。技术好,颜值高,价格厚道,上市不久,月销过万。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是我认可RX5是一款”互联网汽车”,以及在开发模式中,“搅拌”传统汽车和互联网两股人马的“斑马”思维。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是互联网汽车的一个子项目。至少还需要三个阶段的推进。 第一阶段,解决人和车辆的沟通。几年前观致汽车的车主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车辆的所在位置和行驶轨迹;而特斯拉车主可以通过互联网命令车辆驶到自己面前;汽车也可以把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故障、油量和轮胎胎压的信息提前反馈给车主。
驾驶员把座椅转了180°,把方向盘留在身后,听任汽车自行驶出车位。按照设定的目的地,前进、并线、转弯甚至主动避让行人。车厢内三面都是大块触摸屏,乘客可以通过触摸、手势实现人与车、与互联网、与车外世界的交流,甚至用一片自然风光的影像替代窗外繁杂的街景。
汽车社会,应该是一个权利平等的社会,一个公民高素质的社会,一个法制下秩序的社会。 十多年来,我经常去德国试车。德国和中国的交通法规几乎一样,但遵纪守法的意识大相径庭。
汽车带给人们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汽车大潮来的太迅猛了,以至于汽车是什么?在中国,许多所谓学者、官员还一头雾水。
2011年,热热闹闹地谈论着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中国汽车业,收到的第一件新年礼物,就是北京市开始实施的“摇号治堵”。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接受,跨入了“汽车社会”的门槛的中国。在享受着汽车带来的文明、财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已经面对拥堵、排放、能源消耗的负面挑战。
除了超小的家庭车,硬派越野车是我的最爱。Jeep牧马人、奔驰G500、路虎揽胜,北汽BJ80。方头方脑,虎虎生威,男人气十足。被工作弄得身心疲惫之后,找一个设施齐全的越野培训基地,不挂差速锁,认真动脑子开车,挑战那些惊险科目。经历胆量和技术的考验之后,获得的是精神的彻底放松和无可言状的愉悦。
指导价:18.88万-31.98万